大夫曰:“贤者处大林,遭风雷而不迷。愚者虽处平敞大路,犹暗惑焉。今守、相亲剖符赞拜,莅一郡之众,古方伯之位也。受命专制,宰割千里,不御于内;善恶在于己,己不能故耳,道何狭之有哉?”

贤良曰:“古之进士也,乡择而里选,论其才能,然后官之,胜职任然后爵而禄之。故士修之乡曲,升诸朝廷,行之幽隐,明足显著。疏远无失士,小大无遗功。是以贤者进用,不肖者简黜。今吏道杂而不选,富者以财贾官,勇者以死射功。戏车鼎跃,咸出补吏,累功积日,或至卿相。垂青绳,擐银龟,擅杀生之柄,专万民之命。弱者,犹使狼将羊也,其乱必矣。强者,则是予狂夫利剑也,必妄杀生也。是以往者,郡国黎民相乘而不能理,或至锯颈杀不辜而不能正。执纲纪非其道,盖博乱愈甚。古者,封贤禄能,不过百里;百里之中而为都,疆垂不过五十,犹以为一人之身,明不能照,聪不得达,故立卿、大夫、士以佐之,而政治乃备。今守、相或无古诸侯之贤,而莅千里之政,主一郡之众,施圣主之德,擅生杀之法,至重也。非仁人不能任,非其人不能行。一人之身,治乱在己,千里与之转化,不可不熟择也。故人主有私人以财,不私人以官,悬赏以待功,序爵以俟贤,举善若不足,黜恶若仇雠,固为其非功而残百姓也。夫辅主德,开臣途,在于选贤而器使之,择练守、相然后任之。”

白话文翻译:

御史大夫说:“贤能的人即便身处茂密的森林中,遭遇狂风暴雨和雷电也不会迷失方向。愚蠢的人即使处于平坦开阔的大路上,仍然会感到困惑不解。如今郡守、国相亲自接受朝廷的符节,接受皇帝的褒奖和任命,治理着一郡的百姓,这相当于古代方伯的职位。他们接受皇帝的命令,拥有独立处理事务的权力,管理着方圆千里的地方,不受朝廷内部过多的约束;治理的好坏全在于他们自己,只是他们没有能力罢了,哪里存在道路狭窄(难以行事)的情况呢?”

贤良说:“古代选拔举荐人才,是先由乡里进行选择,再由里中挑选,考察他们的才能,然后授予官职,胜任所担任的职务之后,再赐予爵位和俸禄。所以士人在乡里修身养性、提升品德才能,然后被举荐到朝廷,即使在隐蔽之处所做的行为,其贤明也足以彰显出来。关系疏远的人中也不会遗漏贤能之士,无论功劳大小都不会被忽略。因此,贤能的人得到进用,不贤能的人被淘汰罢黜。如今选拔官吏的途径繁杂而且不经过严格挑选,有钱的人用钱财买官,勇猛的人通过冒险拼命来谋取功劳。那些擅长驾车表演和举鼎跳跃等技艺的人,都出来补任官职,积累功劳和时间,有的人甚至做到了卿相的高位。他们系着青色的印绶,佩戴着银质的官印,掌握着生杀大权,主宰着万民的性命。让能力薄弱的人担任这样的官职,就如同让狼去带领羊群,必然会产生混乱。让强横的人担任这样的官职,就等于给了狂妄之徒一把利剑,他们必定会胡乱杀人。所以过去,郡国的百姓接连受到伤害却得不到治理,有的人甚至被锯断脖子,无辜被杀却不能得到公正的处理。执行国家纲纪的人不遵循正确的方法,大概混乱就会更加严重。古时候,分封贤能的人并给予俸禄,封地不超过百里;在百里的范围之内设立都城,边境不超过五十里,尚且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视力不能照及所有地方,听力也不能到达所有地方,所以设立卿、大夫、士来辅佐他,这样政治治理才能完备。如今的郡守、国相,有的没有古代诸侯那样的贤能,却要治理方圆千里的政务,掌管一郡的百姓,施行圣明君主的德政,掌握着生杀的权力,责任是极其重大的。不是有仁德的人不能担任这样的职务,不是合适的人就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一个人自身,是使地方治理得好还是混乱全在于自己,千里之地的百姓会随着他的治理而发生变化,所以不能不慎重地选择郡守、国相这样的官员。所以君主可以因私人感情给予钱财,却不能因私人感情授予官职,设置奖赏来等待有功劳的人,按照一定的顺序授予爵位来等待贤能的人,推举善良贤能的人就好像总觉得做得不够,罢黜邪恶不贤的人就像对待仇敌一样,这固然是因为那些无德无才的人没有功劳却残害百姓。辅助君主彰显德行,为臣子开辟仕途,关键在于选拔贤能的人并根据他们的才能来任用,精心挑选和训练郡守、国相,然后再任命他们。”

注释:

处大林:身处茂密的森林中。

遭风雷:遭遇狂风暴雨和雷电。

平敞大路:平坦开阔的大路上。

暗惑:困惑不解,迷惑。

守、相:郡守、国相,汉代地方高级官员。

亲剖符赞拜:亲自接受朝廷的符节,接受皇帝的褒奖和任命。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或功臣时,将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凭证;赞拜,古代举行典礼时,臣子向皇帝参拜,司仪在旁唱赞。

莅(lì):治理,掌管。

方伯:古代诸侯中的领袖之称,后泛指地方长官。

专制:独立处理事务的权力。

宰割:这里指管理,治理。

不御于内:不受朝廷内部过多的约束。御,控制,约束。

进士:这里指选拔举荐人才。

乡择而里选:先由乡里进行选择,再由里中挑选。

论其才能:考察他们的才能。

官之:授予官职。

胜职任: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爵而禄之:赐予爵位和俸禄。

修之乡曲:在乡里修身养性、提升品德才能。乡曲,乡里。

升诸朝廷:被举荐到朝廷。

行之幽隐:在隐蔽之处所做的行为。

明足显著:其贤明也足以彰显出来。

疏远无失士:关系疏远的人中也不会遗漏贤能之士。

小大无遗功:无论功劳大小都不会被忽略。

不肖者:不贤能的人。

简黜(chù):淘汰罢黜。

吏道杂而不选:选拔官吏的途径繁杂而且不经过严格挑选。

以财贾(gǔ)官:用钱财买官。贾,做买卖,这里指买。

以死射功:通过冒险拼命来谋取功劳。射,追求,谋取。

戏车鼎跃:擅长驾车表演和举鼎跳跃等技艺。戏车,指驾车表演;鼎跃,指举鼎等技艺。

咸出补吏:都出来补任官职。咸,都。

垂青绳:系着青色的印绶。青绳,青色的印绶,古代官员用来系印的丝带,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官职等级。

擐(huàn)银龟:佩戴着银质的官印。擐,穿,佩戴;银龟,银质的官印,汉代官印的一种。

擅杀生之柄:掌握着生杀大权。擅,掌握,拥有;柄,权力。

专万民之命:主宰着万民的性命。专,主宰,掌控。

犹使狼将羊也:就如同让狼去带领羊群。将,带领。

予狂夫利剑:给了狂妄之徒一把利剑。予,给予;狂夫,狂妄之徒。

相乘:接连受到伤害。乘,欺凌,侵害。

锯颈杀不辜:被锯断脖子,无辜被杀。不辜,无辜的人。

执纲纪:执行国家纲纪。

博乱愈甚:混乱就会更加严重。博,这里可理解为 “普遍”“更加”。

封贤禄能:分封贤能的人并给予俸禄。

疆垂:边境。垂,同 “陲”,边境。

都:都城。

明不能照,聪不得达:视力不能照及所有地方,听力也不能到达所有地方。明,视力;聪,听力。

佐之:辅佐他。佐,辅佐。

政治乃备:政治治理才能完备。

人主:君主。

私人:因私人感情。

悬赏以待功:设置奖赏来等待有功劳的人。

序爵以俟贤:按照一定的顺序授予爵位来等待贤能的人。序爵,按照顺序授予爵位;俟,等待。

举善若不足:推举善良贤能的人就好像总觉得做得不够。

黜恶若仇雠:罢黜邪恶不贤的人就像对待仇敌一样。仇雠,仇敌。

固:固然,本来。

辅主德:辅助君主彰显德行。

开臣途:为臣子开辟仕途。

器使之:根据他们的才能来任用。器,才能,这里用作动词,根据才能来使用。

择练:精心挑选和训练。

延伸阅读:

《史记・平准书》:记载了西汉时期的经济政策和财政状况,可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对官员选拔和任用的影响,以及社会状况与官员职责之间的关系。

《汉书・百官公卿表》:详细介绍了汉代的官职设置、官员的职责和选拔制度,有助于深入理解文中关于郡守、国相以及其他官职的相关内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白钢主编):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对于理解从古代到汉代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以及政治治理的特点有重要参考价值。

《盐铁论校注》(王利器著):对《盐铁论》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校勘,可帮助理解原文的字词含义、历史背景以及不同观点的争论,进一步解读本文的内容。

相关阅读:

《盐铁论》其他篇章:本文是《盐铁论》中的一部分,阅读全书可全面了解贤良文学与御史大夫等围绕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的辩论,更深入地体会当时的社会思潮和不同学派观点的交锋,以及这些观点对西汉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说苑・臣术》:西汉刘向所著,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臣子的行为准则、如何辅佐君主以及选拔人才等方面的故事和言论,与本文中关于官员的职责、选拔和任用的讨论相关,可作为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新序・杂事》:同样是西汉刘向编撰,里面有不少关于古代人物的事迹和思想,对于理解古代的君臣关系、政治制度以及不同人物对官员选拔和治理的看法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资治通鉴・汉纪》:对西汉时期的历史有详细的编年记载,可从时间顺序上了解文中所提到的事件的背景和发展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进一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关于官员选拔和地方治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