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不足
分类:卷六 浏览量:
大夫曰:“吾以贤良为少愈,乃反其幽明,若胡车相随而鸣。诸生独不见季夏之螇乎?音声入耳,秋至而声无。者生无易由言,不顾其患,患至而后默,晚矣。”
贤良曰:“孔子读史记,喟然而叹,伤正德之废,君臣之危也。夫贤人君子,以天下为任者也。任大者思远,思远者忘近。诚心闵悼,恻隐加尔,故忠心独而无累。此诗人所以伤而作,比干、子胥遗身忘祸也。其恶劳人若斯之急,安能默乎?诗云:‘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孔子栖栖,疾固也。墨子遑遑,闵世也。”
大夫默然。
丞相曰:“愿闻散不足。”贤良曰:“宫室舆马,衣服器械,丧祭食饮,声色玩好,人情之所不能已也。故圣人为之制度以防之。间者,士大夫务于权利,怠于礼义;故百姓仿效,颇踰制度。今故陈之,曰:
“古者,谷物菜果,不时不食,鸟兽鱼鳖,不中杀不食。故徼罔不入于泽,杂毛不取。今富者逐驱歼罔罝,掩捕麑鷇,耽湎沈酒铺百川。鲜羔(羊兆),几胎肩,皮黄口。春鹅秋鶵,冬葵温韭,浚茈蓼苏,丰薷耳菜,毛果虫貉。
“古者,采椽茅茨,陶桴复穴,足御寒暑、蔽风雨而已。及其后世,采椽不斲,茅茨不翦,无斲削之事,磨砻之功。大夫达棱楹,士颖首,庶人斧成木构而已。今富者井干增梁,雕文槛楯,垩(巾夔)壁饰。
“古者,衣服不中制,器械不中用,不粥于市。今民间雕琢不中之物,刻画玩好无用之器。玄黄杂青,五色绣衣,戏弄蒲人杂妇,百兽马戏斗虎,唐锑追人,奇虫胡妲。
“古者,诸侯不秣马,天子有命,以车就牧。庶人之乘马者,足以代其劳而已。故行则服桅,止则就犁。今富者连车列骑,骖贰辎軿。中者微舆短毂,繁髦掌蹄。夫一马伏枥,当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之事。
“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及其后,则丝里枲表,直领无袆,袍合不缘。夫罗纨文绣者,人君后妃之服也。茧紬缣练者,婚姻之嘉饰也。是以文缯薄织,不粥于市。今富者缛绣罗纨,中者素绨冰锦。常民而被后妃之服,亵人而居婚姻之饰。夫纨素之贾倍缣,缣之用倍纨也。
“古者,椎车无柔,栈舆无植。及其后,木軨不衣,长毂数幅,蒲荐苙盖,盖无漆丝之饰。大夫士则单(木复)木具,盘韦柔革。常民漆舆大軨蜀轮。今庶人富者银黄华左搔,结绥韬杠。中者错镳涂采,珥靳飞軨。
“古者,鹿裘皮冒,蹄足不去。及其后,大夫士狐貉缝腋,羔麑豹袪。庶人则毛彤,羝幞皮。今富者鼲貂,狐白凫翁。中者罽衣金缕,燕(鼠各)代黄。
“古者,庶人贱骑绳控,革鞮皮荐而已。及其后,革鞍牦成,铁镳不饰。今富者(革真)耳银镊躐(足改革),黄金琅勒,罽绣弇汗,华珥明鲜。中者漆韦绍系,采画暴干。
“古者,污尊抔饮,盖无爵觞樽俎。及其后,庶人器用即竹柳陶匏而已。唯瑚琏觞豆而后雕文彤漆。今富者银口黄耳,金罍玉钟。中者野王纻器,金错蜀杯。夫一文杯得铜杯十,贾贱而用不殊。箕子之讥,始在天子,今在匹夫。
“古者,燔黍食稗,而捭豚以相飨。其后,乡人饮酒,老者重豆,少者立食,一酱一肉,旅饮而已。及其后,宾婚相召,则豆羹白饭,綦脍熟肉。今民间酒食,殽旅重叠,燔炙满案,臑鳖脍鲤,麑卵鹑鷃橙枸,鲐鳢醢醯,众物杂味。
“古者,庶人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非膢腊不休息,非祭祀无酒肉。今宾昏酒食,接连相因,析酲什半,弃事相随,虑无乏日。
“古者,庶人粝食藜藿,非乡饮酒膢腊祭祀无酒肉。故诸侯无故不杀牛羊,大夫士无故不杀犬豕。今闾巷县佰。阡伯屠沽,无故烹杀,相聚野外。负粟而往,挈肉而归。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
“古者,庶人鱼菽之祭,春秋修其祖祠。士一庙,大夫三,以时有事于五祀,盖无出门之祭。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舞像。中者南居当路,水上云台,屠羊杀狗,鼓瑟吹笙。贫者鸡豕五芳,卫保散腊,倾盖社场。
“古者,德行求福,故祭祀而宽。仁义求吉,故卜筮而希。今世俗宽于行而求于鬼,怠于礼而笃于祭,嫚亲而贵势,至妄而信日,听訑言而幸得,出实物而享虚福。
“古者,君子夙夜孳孳思其德;小人晨昏孜孜思其力。故君子不素餐,小人不空食。今世俗饰伪行诈,为民巫祝,以取厘谢,坚健舌,或以成业致富,故惮事之人,释本相学。是以街巷有巫,闾里有祝。
“古者,无杠樠之寝,床栘之案。及其后世,庶人即采木之杠,牒桦之樠。士不斤成,大夫苇莞而已。今富者黼绣帷幄,涂屏错跗。中者锦绨高张,采画丹漆。
“古者,皮毛草蓐,无茵席之加,旃蒻之美。及其后,大夫士复荐草缘,蒲平单莞。庶人即草蓐索经,单蔺蘧蒢而已。今富者绣茵翟柔,蒲子露床。中者滩皮代旃,阘坐平莞。
“古者不粥饪,不市食。及其后,则有屠沽,沽酒市脯鱼盐而已。今熟食遍列,殽施成市,作业堕怠,食必趣时,杨豚韭卵,狗(月习)马朘,煎鱼切肝,羊淹鸡寒,挏马酪酒,蹇捕胃脯,胹羔豆赐,鷇膹鴈羹,臭鲍甘瓠,熟梁貊炙。
“古者,土鼓块枹,击木拊石,以尽其欢。及其后,卿大夫有管磬,士有琴瑟。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无要妙之音,变羽之转。今富者钟鼓五乐,歌儿数曹。中者鸣竽调瑟,郑舞赵讴。
“古者,瓦棺容尸,木板堲周,足以收形骸,藏发齿而已。及其后,桐棺不衣,采椁不斲。今富者绣墙题凑。中者梓棺楩椁,贫者画荒衣袍,缯囊缇橐。
“古者,明器有形无实,示民不可用也。及其后,则有醢之藏,桐马偶人弥祭,其物不备。今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郡国繇吏,素桑楺偶车橹轮,匹夫无貌领,桐人衣纨绨。
“古者,不封不树,反虞祭于寝,无坛宇之居,庙堂之位。及其后,则封之,庶人之坟半仞,其高可隐。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台榭连阁,集观增楼。中者祠堂屏合,垣阙罘罳。
“古者,邻有丧,舂不相杵,巷不歌谣。孔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今俗因人之丧以求酒肉,幸与小坐而责辨,歌舞俳优,连笑伎戏。
“古者,男女之际尚矣,嫁娶之服,未之以记。及虞、夏之后,盖表布内丝,骨笄象珥,封君夫人加锦尚褧而已。今富者皮衣朱貉,繁露环佩。中者长裾交袆,璧瑞簪珥。
“古者,事生尽爱,送死尽哀。故圣人为制节,非虚加之。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着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
“古者,夫妇之好,一男一女,而成家室之道。及后,士一妾,大夫二,诸侯有侄娣九女而已。今诸侯百数,卿大夫十数,中者侍御,富者盈室。是以女或旷怨失时,男或放死无匹。
“古者,凶年不备,丰年补败,仍旧贯而不改作。今工异变而吏殊心,坏败成功,以匿厥意。意极乎功业,务存乎面目。积功以市誉,不恤民之急。田野不辟,而饰亭落,邑居丘墟,而高其郭。
“古者,不以人力徇于禽兽,不夺民财以养狗马,是以财衍而力有余。今猛兽奇虫不可以耕耘,而令当耕耘者养食之。百姓或短褐不完,而犬马衣文绣,黎民或糟糠不接,而禽兽食粱肉。
“古者,人君敬事爱下,使民以时,天子以天下为家,臣妾各以其时供公职,古今之通义也。今县官多畜奴婢,坐禀衣食,私作产业,为奸利,力作不尽,县官失实。百姓或无斗筲之储,官奴累百金;黎民昏晨不释事,奴婢垂拱遨游也。
“古者,亲近而疏远,贵所同而贱非类。不赏无功,不养无用。今蛮、貊无功,县官居肆,广屋大第,坐禀衣食。百姓或旦暮不赡,蛮、夷或厌酒肉。黎民泮汗力作,蛮、夷交胫肆踞。
“古者,庶人菲草芰,缩丝尚韦而已。及其后,则綦下不借,挽鞮革舄。今富者革中名工,轻靡使容,纨里紃下,越端纵缘。中者邓里闲作蒯苴。蠢竖婢妾,韦沓丝履。走者茸芰絇绾。
“古圣人劳躬养神,节欲适情,尊天敬地,履德行仁。是以上天歆焉,永其世而丰其年。故尧秀眉高彩,享国百载。及秦始皇览怪迂,信禨祥,使卢生求羡门高,徐市等入海求不死之药。当此之时,燕、齐之士,释锄耒,争言神仙。方士于是趣咸阳者以千数,言仙人食金饮珠,然后寿与天地相保。于是数巡狩五岳、滨海之馆,以求神仙蓬莱之属。数幸之郡县,富人以赀佐,贫者筑道旁。其后,小者亡逃,大者藏匿;吏捕索掣顿,不以道理。名宫之旁,庐舍丘落,无生苗立树;百姓离心,怨思者十有半。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故圣人非仁义不载于己,非正道不御于前。是以先帝诛文成、五利等,宣帝建学官,亲近忠良,欲以绝怪恶之端,而昭至德之涂也。
“宫室奢侈,林木之蠹也。器械雕琢,财用之蠹也。衣服靡丽,布帛之蠹也。狗马食人之食,五谷之蠹也。口腹从恣,鱼肉之蠹也。用费不节,府库之蠹也。漏积不禁,田野之蠹也。丧祭无度,伤生之蠹也。堕成变故伤功,工商上通伤农。故一杯桊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其为害亦多矣!目修于五色,耳营于五音,体极轻薄,口极甘脆,功积于无用,财尽于不急,口腹不可为多。故国病聚不足即政怠,人病聚不足则身危。”
丞相曰:“治聚不足奈何?”
白话文翻译:
御史大夫说:“我原以为贤良们稍微强一些,没想到他们却黑白颠倒,就像胡人的车子一辆跟着一辆发出嘈杂的声响。你们这些儒生难道没见过夏末的螇蟀吗?它的声音能传入耳中,秋天一到就没有声音了。有些人生来就随便发言,不考虑后果,等到祸患来临就沉默不语,这可就晚了。”
贤良说:“孔子读史书的时候,曾感慨叹息,他哀伤的是端正的德行被废弃,君臣关系面临危机。贤人君子,是把天下的责任当作自己的责任的人。责任重大的人思考得长远,思考长远的人就会忘掉眼前的利益。他们内心真诚地怜悯伤痛,充满了同情之心,所以忠心一片而没有牵累。这就是诗人因哀伤而创作诗歌的原因,也是比干、伍子胥不顾自身安危、忘却祸患的原因。他们如此急切地厌恶让百姓劳苦的行为,怎么能保持沉默呢?《诗经》说:‘忧心如焚,不敢随便谈笑。’孔子忙碌不安,是痛恨社会的固陋;墨子匆匆忙忙,是怜悯世道的艰难。”
御史大夫听后默默不语。
丞相说:“我想听听关于‘散不足’的情况。” 贤良说:“宫室、车马、衣服、器械、丧葬祭祀、饮食、音乐女色、玩赏喜好,这些都是人之常情难以抑制的欲望。所以圣人制定了制度来加以防范。近来,士大夫们一心追求权势和利益,对礼义懈怠;所以百姓纷纷仿效,很多人都超越了制度的规定。现在我就来说一说这些情况,如下:
“古时候,谷物、菜果,如果不是应季的就不吃,鸟兽鱼鳖,如果没有到合适的捕杀时候就不吃。所以细密的渔网不放入湖泽,毛色不纯的牲畜不捕获。如今富人追逐围猎,使用各种猎网和捕兽工具,捕杀幼鹿和雏鸟,沉迷于美酒,豪饮如同百川灌流。品尝鲜嫩的羊羔、胎羊的肩肉,猎杀小黄口的幼兽。春天的鹅、秋天的雏鸡,冬天的葵菜、温室里的韭菜,还有精心挑选的茈姜、蓼草、紫苏,丰盛的薷草、木耳菜,带毛的果子、昆虫、野貉等。
“古时候,人们用栎木做椽子,用茅草盖屋顶,用陶土做的瓦器,住在土穴里,这些仅够抵御寒暑、遮蔽风雨罢了。到了后来,栎木椽子不加砍削,茅草屋顶不修剪,没有砍削的工序,也没有打磨的功夫。大夫家的房屋,房梁有棱角,柱子有装饰,士人家的房屋,房梁的端头有修饰,平民百姓家只是用斧头砍削成的木头搭建房屋而已。如今富人的房屋,用木栏交错如同井干一样,增加了屋梁,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和门槛,用白土粉刷墙壁并加以装饰。
“古时候,衣服不符合规定的样式,器械不实用,就不会拿到市场上去卖。如今民间雕琢一些不符合规定的物品,刻画一些供玩赏的无用器具。各种颜色混杂,有五色的绣衣,还有用草扎成的偶人、杂耍的妇女形象,有百兽马戏、斗虎表演,还有吞刀吐火、追人的幻术,以及奇虫表演和胡地的歌舞。
“古时候,诸侯不专门养马,天子有命令时,才把车赶到牧场去套马。平民百姓骑马,只是用来代替劳作而已。所以出行时就套上车,停下时就用来耕地。如今富人车马相连,骑从众多,有三匹马或四匹马拉的车,还有辎车和軿车。中等人家也有轻便的小车,短车毂,马鬃装饰繁多,马蹄上也有装饰。一匹马养在马厩里,它所吃的粮食相当于中等人家六口人的口粮,还抵得上一个成年男子的劳动所得。
“古时候,平民百姓到了八九十岁以后才穿丝绸衣服,其他人就只穿麻布衣服罢了,所以被称为‘布衣’。到了后来,就有了丝绸里子、麻布面子的衣服,直领没有衣领上的装饰,袍子缝合处没有镶边。那些有罗纨花纹和刺绣的衣服,是国君和后妃的服饰。茧绸、缣帛、经过煮练的熟丝,是婚嫁时的华美装饰。所以有花纹的薄丝绸,不会拿到市场上去卖。如今富人穿着华丽的刺绣罗纨,中等人家也有白色的粗绸和精致的冰锦。普通百姓却穿着后妃的服饰,卑贱的人却使用婚嫁时的装饰。细绢的价格是缣的两倍,而缣的实用价值却是细绢的两倍。
“古时候,原始的椎车没有弯曲的车辕,简陋的木车没有栏杆。到了后来,木车轮不包皮革,长车毂有很多辐条,用蒲草做垫子,用草苫做车盖,车盖没有涂漆和丝线的装饰。大夫和士的车子,有单层的木板和简单的木具,用盘绕的皮革和柔软的皮革装饰。普通百姓的车子则涂漆,有大车轮和蜀地的车轮。如今平民百姓中富有的人,车子上装饰着银黄色的华丽饰品,车辕上系着彩色的缰绳,车杠上有套子。中等人家的车子,马嚼子上有错金装饰,涂着彩色,马的缰绳上挂着耳饰,车两侧有飞檐状的装饰。
“古时候,人们穿鹿皮做的衣服,戴皮帽子,连兽蹄和兽足的皮毛都不除去。到了后来,大夫和士穿狐貉皮缝成的衣服,袖口用羔羊皮、小鹿皮或豹皮装饰。平民百姓则穿毛织的衣服,用公羊的皮做头巾。如今富人穿的是貂皮、白狐皮和野鸭头毛做的衣服。中等人家穿着用毛织物做的衣服,上面有金线绣的花纹,还有燕地的鼠皮和代地的黄狗皮。
“古时候,平民百姓骑的马用绳子控制,只有皮革做的马镫和皮垫子而已。到了后来,有了皮革做的马鞍,牦牛尾做的装饰,铁制的马嚼子也不加装饰。如今富人的马,马耳朵上有(皮革做的)耳罩,有银制的马镊,脚上穿着(装饰华丽的)马鞋,马勒上有黄金和美玉装饰,马身上有毛织物做的绣花马衣,马的缰绳上挂着华丽的耳饰,色彩鲜明。中等人家的马,缰绳用涂漆的皮革制成,上面有彩色的绘画。
“古时候,人们用土做的酒器,用手捧水喝,没有酒杯、酒樽和俎。到了后来,平民百姓使用的器具也只是竹器、柳器、陶器和匏器而已。只有祭祀用的瑚琏、觞豆等器具才雕刻花纹,涂上红漆。如今富人使用的是银口黄耳的器具,金酒罍和玉酒杯。中等人家使用的是野王产的纻器,有错金装饰的蜀地酒杯。一个有花纹的酒杯相当于十个铜杯的价格,价格虽贵但实际用途并无不同。箕子当初讥讽的是天子的奢侈,如今这种现象却出现在平民百姓身上。
“古时候,人们烧黍米、吃稗子,把豚肉撕开相互款待。后来,乡里人聚会饮酒,老人面前放着多个食器,年轻人站着吃饭,只有一酱一肉,大家一起饮酒罢了。再后来,有宾客来访或婚嫁时互相邀请,就有豆羹、白饭、切细的肉和熟肉。如今民间的酒食,菜肴繁多,烤肉摆满桌子,有炖甲鱼、切鲤鱼片,还有小鹿的胎卵、鹌鹑、鷃雀,配上橙子和枸橼,还有鲐鱼、鳢鱼做的肉酱和醋,各种食物混合着不同的味道。
“古时候,平民百姓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早晚努力劳作,夜以继日。《诗经》说:‘白天割茅草,晚上搓绳索,赶紧修缮房屋,开春就要播种各种谷物。’不是在膢祭和腊祭的时候不休息,不是祭祀的时候没有酒肉。如今宾客来访、婚嫁时的酒食,接连不断,很多人喝得大醉,放下事情不管,几乎没有哪天不这样。
“古时候,平民百姓吃粗粮和野菜,不是乡里聚会饮酒、膢祭、腊祭和祭祀的时候没有酒肉。所以诸侯没有特殊原因不杀牛羊,大夫和士没有特殊原因不杀狗和猪。如今乡里村落、街头巷尾,那些屠夫和卖酒的人,没有特殊原因就随意烹杀牲畜,大家在野外相聚。人们背着粮食去,提着肉回来。一头猪的肉,价值相当于中等年成的收成,十五斗粟,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半个月的口粮。
“古时候,平民百姓用鱼和豆类祭祀,春秋时节修缮祖祠。士有一座宗庙,大夫有三座宗庙,按时祭祀五种祭祀的对象,一般没有到门外祭祀的情况。如今富人祭祀名山大岳,遥祭山川,杀牛击鼓,有乐舞倡优和人像表演。中等人家在交通要道旁修建房屋,在水上修建云台,杀羊宰狗,鼓瑟吹笙。贫穷的人也用鸡和猪祭祀,举行卫保散腊的仪式,在社场里倾其所有。
“古时候,人们通过修养德行来祈求福气,所以祭祀的次数少但很宽和。通过奉行仁义来祈求吉祥,所以很少占卜算卦。如今社会风气是行为不检点却向鬼神祈求,对礼义懈怠却热衷于祭祀,对亲人轻慢却看重权势,荒诞至极却迷信时日,听信欺诈的话却希望侥幸获得好处,拿出实际的东西却想享受虚幻的福气。
“古时候,君子日夜勤勉地思考自己的德行;小人早晚努力地思考如何付出劳力。所以君子不白吃饭,小人也不白白获取食物。如今社会风气是伪装虚假、施行欺诈,有的人成为了民间的巫祝,以此获取报酬,他们能言善辩,有的人因此成就了事业、发家致富,所以那些害怕劳作的人,放弃了农业生产而相互学习做巫祝。因此街巷中有巫师,乡里中有祝祷的人。
“古时候,没有高大的卧床,也没有床栘那样的桌子。到了后来,平民百姓用采伐的木材做床杠,用桦木薄片做床板。士人家的床不经过精细加工,大夫家只是用苇草和莞草编织的席子而已。如今富人的床上有绣着花纹的帷幄,屏风上涂着色彩,还有错金的装饰。中等人家的床上有锦缎和粗绸制成的帐子,上面有彩色的绘画和红漆。
“古时候,人们用皮毛和草垫,没有茵席和毛毡的华美装饰。到了后来,大夫和士有多层草垫,边缘用草镶边,还有蒲草编织的平席和单层的莞草席。平民百姓就用草垫和绳索编织的席子,还有单层的蔺草席和粗竹席而已。如今富人的床上有绣着花纹的茵席,用翟羽装饰,还有蒲草做的露床。中等人家用滩羊皮代替毛毡,有粗糙的坐席和平整的莞草席。
“古时候,不卖熟食,也不在市场上买食物吃。到了后来,就有了屠夫和卖酒的人,只是卖酒、市脯、鱼和盐罢了。如今熟食摆满了市场,各种菜肴形成了集市,人们做事懈怠,吃饭必定追求应时的食物,有烤乳猪、韭菜炒鸡蛋,狗肉、马睾丸,煎鱼、切肝,腌羊肉、冷鸡肉,还有马奶酒,腌制的胃脯,炖羊羔、豆制的食物,炖雏鸟、雁羹,臭鲍鱼、甜瓠瓜,熟粱米、貊人的烤肉。
“古时候,人们用土鼓和土块做的鼓槌,敲击木头和石头,以此尽情欢乐。到了后来,卿大夫有了管乐器和磬,士有了琴和瑟。过去,民间的酒会,各自按照乡里的习俗,弹弹筝、敲敲瓦缶而已。没有美妙的音乐,也没有音调的变化。如今富人有钟鼓等各种乐器,还有多个歌伎。中等人家吹竽调瑟,有郑国的舞蹈和赵国的歌谣。
“古时候,用瓦棺装尸体,用木板围绕在棺材周围,只够收敛形骸、藏住头发和牙齿而已。到了后来,桐木棺材不涂漆,彩漆的外棺也不加砍削。如今富人的坟墓有绣着花纹的墙壁和层层叠叠的木头构成的椁室。中等人家有梓木棺材和楩木椁,贫穷的人用画着图案的布覆盖棺材,用丝绸做的袋子和红色的口袋装殓死者。
“古时候,陪葬的明器有形状但没有实际用途,是向百姓表示这些东西不能用。到了后来,就有了肉酱等食物的陪葬,还有桐木做的马和木偶人,祭祀的物品也不齐全。如今人们用大量的财物陪葬,陪葬的器具就像活人用的一样。郡国的官吏,用素桑木做的弯曲的偶车和橹轮,平民百姓没有衣领,而木偶人却穿着细绢和粗绸的衣服。
“古时候,不封土堆也不种树,返回宗庙在寝室祭祀,没有祭坛和庙宇。到了后来,就开始封土堆,平民百姓的坟墓有半仞高,高度刚好可以隐藏身体。如今富人堆积的土像山一样,排列的树木形成树林,有台榭、连阁,还有聚集观望的高楼。中等人家有祠堂、屏门,有围墙、门阙和网状的屏风。
“古时候,邻居有丧事,舂米时不发出相互应和的号子声,街巷里不唱歌谣。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孔子如果在当天哭过,就不再唱歌。如今的风俗是借着别人的丧事来谋求酒肉,还希望能小坐一会儿并得到款待,有歌舞、俳优表演,笑声不断,还有各种伎艺和游戏。
“古时候,男女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嫁娶时的服饰,没有详细的记载。到了虞、夏之后,大概是外面穿麻布衣服,里面穿丝绸衣服,用骨制的发簪和象牙做的耳饰,封君的夫人只是在锦缎外面加上一件罩衣而已。如今富人穿着红色的貉皮做的皮衣,佩戴着繁多的珠串和环佩。中等人家的女子穿着长长的衣襟,衣领相交,佩戴着玉璧、瑞玉、簪子和耳饰。
“古时候,侍奉活着的人要竭尽敬爱之心,为死者送葬要竭尽哀伤之情。所以圣人制定了节制的制度,不是凭空加上去的。如今人们活着的时候不能表达对亲人的敬爱之情,死了却用奢侈的葬礼来相互攀比;即使没有哀伤的心情,但是用丰厚的葬礼和大量的钱财来办丧事的人,就被称赞为孝顺,在世上显扬名声,在世俗中获得荣耀。所以百姓相互羡慕仿效,以至于拆房子、卖产业来办丧事。
“古时候,夫妻之间的关系,一男一女,组成家庭。到了后来,士有一个妾,大夫有两个妾,诸侯有侄娣等九女而已。如今诸侯有上百个妻妾,卿大夫有几十个妻妾,中等人家有侍妾,富人的妻妾更是满室。因此,有的女子因旷怨而错过婚嫁的时机,有的男子因放纵而死却没有配偶。
“古时候,遇到灾年就节省开支,丰年就弥补灾年的亏损,遵循旧有的制度而不轻易改变。如今工匠们有了不同的想法,官吏们也有了不同的心思,破坏已有的成果,来隐藏他们的意图。他们的心思都放在追求功业上,致力于表面的形式。积累功劳来换取声誉,不体恤百姓的急难。田野没有开垦,却装饰亭台村落,城镇成为废墟,却加高城墙。
“古时候,不把人力浪费在禽兽身上,不掠夺百姓的财物来养狗马,所以财物充裕,人力有余。如今猛兽和奇虫不能用来耕耘,却让应当耕耘的百姓来饲养它们。百姓有的连粗布短衣都不完整,而犬马却穿着有花纹的锦绣衣服,百姓有的连糟糠都吃不饱,而禽兽却吃着精粮和肉。
“古时候,君主敬重事务、爱护百姓,按照时节使用民力,天子把天下当作自己的家,臣民各自按照时节供奉公职,这是古今通用的道理。如今官府养了很多奴婢,他们白白地享受着衣食,私下里经营产业,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不努力劳作,官府也得不到实际的好处。百姓有的连一斗一筲的粮食储备都没有,而官奴却积累了上百金的财富;百姓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而奴婢却悠闲地四处游玩。
“古时候,亲近自己的同类而疏远不同类的人,看重与自己相同的人而轻视不同类的人。不奖赏没有功劳的人,不供养没有用处的人。如今蛮夷之人没有功劳,却在官府的店铺里,住着宽敞的房屋、高大的宅第,白白地享受着衣食。百姓有的早晚都不能自给,而蛮夷之人有的却吃厌了酒肉。百姓辛苦劳作,而蛮夷之人却盘腿而坐,肆意放纵。
“古时候,平民百姓穿的是草鞋和草制的鞋子,用丝线捆扎,用熟皮做鞋边而已。到了后来,就有了鞋底有花纹的不借鞋,还有皮靴和革制的鞋子。如今富人的鞋子由有名的工匠制作,轻巧华丽,鞋子里面是细绢,鞋边是丝线编织的,鞋头是越地的样式,边缘有装饰。中等人家的鞋子是邓里制作的,用蒯草做鞋底。那些愚蠢的童仆和婢妾,也穿着皮靴和丝鞋。走路的人穿着有装饰的草鞋,鞋带绾着。
“古代的圣人亲自辛勤劳作,调养精神,节制欲望,使情感适度,尊崇上天,敬重大地,践行道德,施行仁爱。因此上天欣然享用他们的祭祀,让他们的朝代得以长久延续,年成也丰饶富足。所以唐尧眉毛秀丽,容光焕发,在位长达百年之久。到了秦始皇的时候,他沉迷于怪异迂腐的学说,迷信吉凶祸福之事,派卢生去寻找仙人羡门高,又派徐福等人到海中去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在那个时候,燕地和齐地的读书人,都放下了农具,争相谈论神仙之事。于是,方士们前往咸阳的数以千计,他们说仙人吃金屑、饮玉珠,这样就能与天地同寿。于是秦始皇多次到五岳巡游,住在海边的馆舍中,去寻找像蓬莱这样的仙山和仙人。秦始皇多次驾临的郡县,富人们用钱财来资助,穷人们则在道路旁修筑行宫。在那之后,情况轻一些的人就逃亡了,情况严重的人就躲藏起来;官吏们抓捕搜索,粗暴地对待百姓,完全不讲道理。在著名宫殿的旁边,房屋村落都成了废墟,没有生长的禾苗和直立的树木;百姓们人心离散,心怀怨恨的人达到了十分之五。《尚书》说:‘祭祀时仪式繁多,如果仪式不能与祭品相称,就等于没有祭祀。’所以圣人如果不是仁义的事情就不会让自己去做,如果不是正道的事情就不会摆在自己面前。因此,先帝(汉武帝)诛杀了文成将军、五利将军等人,汉宣帝设立了学校等教育机构,亲近忠诚贤良的人,想要以此杜绝怪异邪恶的源头,来彰显至高道德的道路。
“宫室建造得奢侈豪华,这是对林木资源的损害。器械进行雕琢装饰,这是对财物用度的损害。衣服华丽奢靡,这是对布帛资源的损害。狗和马吃着人吃的粮食,这是对五谷的损害。口腹之欲放纵无度,这是对鱼肉等食物的损害。费用支出不加以节制,这是对国库储备的损害。对土地兼并等积弊不加禁止,这是对田野生产的损害。丧葬祭祀没有节制,这是对活人生活的损害。毁坏已成的事业而随意变更,这会损害已有的功绩,工商业地位过于突出而与农业争利,这会损害农业。所以制作一个酒杯要耗费上百人的劳力,制作一架屏风要耗费上万人的功夫,这些奢侈行为带来的危害太多了啊!眼睛追求五彩斑斓的颜色,耳朵追求各种美妙的音乐,身体穿着极其轻薄的衣服,嘴巴吃着极其香甜松脆的食物,功夫都花费在了无用的事情上,钱财都耗尽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口腹之欲不应该过于放纵。所以国家如果出现了财力物力匮乏不足的问题,那就是政治懈怠造成的,人如果出现了财力物力匮乏不足的问题,那自身就会面临危险。”
丞相说:“那么治理财力物力匮乏不足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发表评论(人工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