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
分类:卷四 浏览量:
大夫曰:“余结发束修年十三,幸得宿卫,给事辇毂之下,以至卿大夫之位,获禄受赐,六十有余年矣。车马衣服之用,妻子仆养之费,量入为出,俭节以居之,奉禄赏赐,一二筹策之,积浸以致富成业。故分土若一,贤者能守之;分财若一,智者能筹之。夫白圭之废着,子贡之三至千金,岂必赖之民哉?运之六寸,转之息耗,取之贵贱之间耳!”
文学曰:“古者,事业不二,利禄不兼,然诸业不相远,而贫富不相悬也。夫乘爵禄以谦让者,名不可胜举也;因权势以求利者,入不可胜数也。食湖池,管山海,刍荛者不能与之争泽,商贾不能与之争利。子贡以布衣致之,而孔子非之,况以势位求之者乎?故古者大夫思其仁义以充其位,不为权利以充其私也。”
大夫曰:“山岳有饶,然后百姓赡焉。河、海有润,然后民取足焉。夫寻常之污,不能溉陂泽,丘阜之木,不能成宫室。小不能苞大,少不能赡多。未有不能自足而能足人者也。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故善为人者,能自为者也,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文学不能治内,安能理外乎?”
文学曰:“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故贤士之立功成名,因于资而假物者也。公输子能因人主之材木,以构宫室台榭,而不能自为专屋狭庐,材不足也。欧冶能因国君之铜铁,以为金炉大钟,而不能自为壶鼎盘杅,无其用也。君子能因人主之正朝,以和百姓,润众庶,而不能自饶其家,势不便也。故舜耕历山,恩不及州里,太公屠牛于朝歌,利不及妻子,及其见用,恩流八荒,德溢四海。故舜假之尧,太公因之周,君子能修身以假道者,不能枉道而假财也。”
大夫曰:“道悬于天,物布于地,智者以衍,愚者以困。子贡以着积显于诸侯、陶朱公以货殖尊于当世。富者交焉,贫者赡焉。故上自人君,下及布衣之士,莫不戴其德,称其仁。原宪、孔急,当世被饥寒之患,颜回屡空于穷巷,当此之时,迫于窟穴,拘于缊袍,虽欲假财信奸佞,亦不能也。”
文学曰:“孔子云:‘富而可求,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君子求义,非苟富也。故刺子贡不受命而货殖焉。君子遭时则富且贵,不遇,退而乐道。不以利累己,故不违义而妄取。隐居修节,不欲妨行,故不毁名而趋势。虽付之以韩、魏之家,非其志,则不居也。富贵不能荣,谤毁不能伤也。故原宪之缊袍,贤于季孙之狐貉,赵宣孟之鱼飧,甘于智伯之刍豢,子思之银佩,美于虞公之垂棘。魏文侯轼段干木之闾,非以其有势也;晋文公见韩庆,下车而趋,非以其多财,以其富于仁,充于德也。故贵何必财,亦仁义而已矣!”
白话文翻译:
御史大夫说:“我从童年束发学习,十三岁时,有幸能够担任宫廷的侍卫,在皇帝的车驾旁做事,一直做到卿大夫的职位,获得俸禄和赏赐,到现在已经六十多年了。车马、衣服的费用,妻子儿女以及奴仆供养的花费,我都是根据收入来确定支出,生活节俭,对于俸禄和赏赐,我仔细地筹划安排,日积月累从而致富并成就家业。所以,即使是分配同样的土地,贤能的人能够守住它;分配同样的财富,有智慧的人能够筹划利用它。白圭能够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决定买卖,子贡多次积累到千金之富,难道一定是依靠搜刮百姓得来的吗?不过是运用好手中的权力,把握好盈亏变化,在物价的贵贱之间获取利润罢了!”
文学之士说:“古时候,人们不从事两种不同的事业,不兼任两种不同的利禄,然而各种行业之间的差距不大,人们的贫富也没有很大的悬殊。凭借爵位和俸禄而秉持谦让品德的人,他们的美名多得数不清;凭借权势来追求利益的人,他们的收入多得数不清。那些享受湖池之利、掌管山海资源的人,砍柴割草的人无法与他们争夺湖泽之利,商人也无法与他们争夺商业利益。子贡以平民的身份做到了富有,孔子却批评他,更何况那些凭借权势地位来追求财富的人呢?所以古时候的大夫思考如何用仁义来充实自己的职位,而不是为了追求权势和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御史大夫说:“山岳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然后百姓才能得到供养。黄河、大海能够滋润万物,然后百姓才能获取足够的物资。平常的小水坑,无法灌溉大的湖泊池泽,小土丘上的树木,无法用来建造宫室。小的不能包含大的,少的不能供养多的。没有自己都不能自给自足却能让别人富足的人。没有自己都不能治理好自身却能治理别人的人。所以善于帮助别人的人,是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的人,善于治理别人的人,是能够自己治理好自己的人。你们文学之士连自身的事情都治理不好,怎么能治理好外部的事情呢?”
文学之士说:“走很远道路的人要借助于车,渡过长江、大海的人要依靠船只。所以贤能之士立功成名,是凭借一定的条件并借助外物的。公输班能够凭借君主提供的木材,来建造宫室台榭,却不能为自己建造一间狭小的房屋,是因为木材不足。欧冶子能够凭借国君提供的铜铁,来铸造金属的香炉和大钟,却不能为自己铸造一把壶、一口鼎或一个盘子,是因为没有可用的材料。君子能够凭借君主的正统朝堂,来使百姓和谐,滋润众多的百姓,却不能使自己的家庭富足,是因为形势不允许。所以舜在历山耕种的时候,他的恩德连乡里都顾及不到,姜太公在朝歌宰牛的时候,他的利益连妻子儿女都享受不到,等到他们被重用后,恩德流传到八方荒远之地,德泽洋溢于四海。所以舜是借助尧的力量,姜太公是依靠周朝的平台,君子能够通过修养自身来借助正确的道路,而不能违背道义去借助财富。”
御史大夫说:“道高悬于上天,万物分布在大地,有智慧的人能够凭借它们而富足,愚蠢的人则会因此陷入困境。子贡凭借商业经营积累财富而在诸侯中显扬名声,陶朱公凭借货物的经营买卖在当时受到尊崇。富有的人与他们结交,贫穷的人得到他们的周济。所以上自国君,下到平民百姓中的士人,没有不感戴他们的德行,称赞他们的仁义的。原宪、孔急在当时遭受饥寒的忧患,颜回在陋巷中常常贫困到一无所有,在那个时候,他们被局限在狭小的洞穴中,穿着破旧的袍子,即使想要借助财富结交奸佞之人,也是做不到的。”
文学之士说:“孔子说:‘如果财富可以合理求得,即使是做拿着鞭子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财富不可以合理求得,那我就做自己喜欢的事。’君子追求的是道义,不是随便地追求财富。所以孔子批评子贡不遵守天命而去经商谋利。君子遇到好的时机就会既富且贵,没有遇到好时机,就退隐而乐于践行自己的学说。不被利益所牵累,所以不违背道义而胡乱获取。隐居起来修养自己的节操,不想妨碍自己的品行,所以不毁坏自己的名声而去趋附权势。即使把韩、魏两家那样的财富给他,如果不符合他的志向,他也不会接受。富贵不能使他感到荣耀,诽谤诋毁也不能伤害到他。所以原宪的破旧袍子,胜过季孙的狐皮貉皮大衣,赵宣孟的粗茶淡饭,比智伯的美味肉食还要甘甜,子思的银质佩饰,比虞公的垂棘美玉还要美好。魏文侯在段干木居住的里巷前凭轼致敬,不是因为段干木有权势;晋文公见到韩庆,下车快步上前,不是因为韩庆有很多钱财,而是因为他们富有仁义,德行充沛。所以高贵何必一定要靠财富呢,有仁义就行了!”
注释:
结发束修:古代男子到一定年龄束发为髻,表示成年;束修指束脩之礼,即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这里表示童年开始学习。
宿卫: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
辇毂(niǎn gǔ)之下:皇帝的车驾旁,代指京城、宫廷。
白圭:战国时期的商人,善于经商,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决定买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是他的经商原则。废着: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决定买卖。废,停止;着,积存。
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善于经商,富至千金。
运之六寸:这里的 “六寸” 一般认为指的是权柄,意思是运用好手中的权力。
转之息耗:把握好盈亏变化。息,盈利;耗,亏损。
事业不二,利禄不兼:不从事两种不同的事业,不兼任两种不同的利禄。
乘爵禄:凭借爵位和俸禄。
因权势:凭借权势。
食湖池,管山海:享受湖池之利、掌管山海资源,这里指一些人凭借权势垄断这些资源获利。
刍荛(chú ráo)者:砍柴割草的人。
布衣:平民百姓。
孔子非之:孔子批评子贡,孔子认为子贡不应该过于追求财富,而应遵循道义。
寻常之污:平常的小水坑。污,停积不流的水,小水坑。
溉:灌溉。陂(bēi)泽:湖泊池泽。
丘阜:小土丘。
苞:同 “包”,包含。
公输子:即公输班,春秋时期鲁国人,又称鲁班,是著名的工匠。
构:建造。宫室台榭:宫殿、房屋、楼台、台榭等建筑。
专屋狭庐:一间狭小的房屋。
欧冶:即欧冶子,春秋时期著名的铸剑工匠。
金炉大钟:金属的香炉和大钟。
壶鼎盘杅(yú):壶、鼎、盘子等器具。杅,同 “盂”,盛水或汤的器皿。
正朝:正统朝堂,这里指君主治理国家的权力机构。
润:滋润,使受益。众庶:众多的百姓。
舜耕历山:舜在历山耕种的典故,历山是山名,其地说法不一。
太公屠牛于朝歌:姜太公曾在朝歌宰牛,朝歌是商朝的都城,在今河南淇县。
八荒:八方荒远之地。
原宪:孔子的弟子,字子思,安贫乐道,生活贫困。孔急:生平不详,应是与原宪类似的贫困之士。
颜回:孔子的弟子,以贤能和安贫乐道著称,“屡空” 指常常贫困到一无所有。
窟穴:狭小的洞穴,形容居住环境简陋。
拘:局限,束缚。缊(yùn)袍:用乱麻旧絮填充的袍子,形容衣服破旧。
孔子云:“富而可求,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出自《论语・述而》,表达了孔子对于财富的态度。执鞭之事,指拿着鞭子的下等差事。
刺:批评,指责。
遭时:遇到好的时机。
退而乐道:退隐而乐于践行自己的学说。
韩、魏之家:韩、魏两家是战国时期的豪门贵族,这里指代巨大的财富和权势。
季孙:春秋时期鲁国的贵族,以富有著称。狐貉:狐皮和貉皮,这里指用狐皮和貉皮制作的大衣,象征富贵。
赵宣孟:即赵盾,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鱼飧(sūn):粗茶淡饭。
智伯:春秋末年晋国的卿大夫,富有且骄横。刍豢(chú huàn):指牛羊猪狗等家畜,这里指代美味的肉食。
子思:孔子的孙子,名孔伋,战国初期的思想家。银佩:银质佩饰。
虞公:春秋时期虞国的国君。垂棘:春秋时期晋国的垂棘之地出产的美玉。
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礼贤下士。轼: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这里用作动词,凭轼致敬。段干木:战国初期的学者,魏文侯曾向他请教。闾:里巷的大门。
晋文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春秋五霸之一。韩庆:生平不详,应是有德行的人。下车而趋:下车快步上前,表示尊敬。
延伸阅读:
《史记・货殖列传》:这是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专门记载了从春秋到西汉时期一些著名的商人的事迹和商业活动,详细介绍了白圭、子贡、陶朱公等人物的经商之道和财富积累过程,可深入了解古代商业发展和商人的情况,与文中关于财富获取和商业经营的讨论相关。
《论语集注》(朱熹著):朱熹对《论语》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对于理解文中引用的孔子的言论以及孔子的思想体系有很大帮助,能更好地把握文学之士所秉持的儒家观念。
《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书中对儒家的仁义观念、义利之辨等有深入的阐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学之士强调仁义、反对追求私利的观点。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胡寄窗著):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经济思想,对儒家、法家等学派在经济问题上的观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可帮助理解御史大夫和文学之士在财富、商业、仁义等方面的不同观点及其思想根源。
相关阅读:
《盐铁论》其他篇章:本文是《盐铁论》中的一部分,阅读全书可全面了解贤良文学与御史大夫等围绕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的辩论,更深入地体会当时的社会思潮和不同学派观点的交锋,以及这些观点对西汉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说苑》:西汉刘向所著的一部古代杂史小说集,书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古代贤能之士的故事和言论,涉及到仁义、道德、治国等方面的内容,与文中所讨论的君子的品德、行为以及治国理念等相关,可作为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新序》:同样是西汉刘向编撰的一部历史故事集,里面有不少关于古代人物的事迹和思想,对于理解古代的道德观念、君臣关系、义利观念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发表评论(人工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