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曰:“伯夷以廉饥,尾生以信死。由小器而亏大体,匹夫匹妇之为谅也,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何功名之有?苏秦、张仪,智足以强国,勇足以威敌,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夫智不足与谋,而权不能举当世,民斯为下也。今举亡而为有,虚而为盈,布衣穿履,深念徐行,若有遗亡,非立功名之士,而亦未免于世俗也。”

文学曰:“苏秦以从显于赵,张仪以横任于秦,方此之时,非不尊贵也,然智士随而忧之,知夫不以道进者必不以道退,不以义得者必不以义亡。季、孟之权,三桓之富,不可及也,孔子为之曰‘微’。为人臣,权均于君,富侔于国者,亡。故其位弥高而罪弥重,禄滋厚而罪滋多。夫行者先全己而后求名,仕者先辟害而后求禄。故香饵非不美也,龟龙闻而深藏,鸾凤见而高逝者,知其害身也。夫为乌鹊鱼鳖,食香饵而后狂飞奔走,逊头屈遰,无益于死。今有司盗秉国法,进不顾罪,卒然有急,然后车驰入趋,无益于死。所盗不足偿于臧获,妻子奔亡无处所,身在深牢,莫知恤视。方此之时,何暇得以笑乎?”

大夫曰:“文学高行,矫然若不可卷;盛节絜言,皦然若不可涅。然戍卒陈胜释挽辂,首为叛逆,自立张楚,素非有回、由处士之行,宰相列臣之位也。奋于大泽,不过旬月,而齐、鲁儒墨缙绅之徒,肆其长衣,─长衣,容衣也。─负孔氏之礼器诗、书,委质为臣。孔甲为涉博士,卒俱死陈,为天下大笑。深藏高逝者固若是也?”

文学曰:“周室衰,礼乐坏,不能统理,天下诸侯交争,相灭亡,幷为六国,兵革不休,民不得宁息。秦以虎狼之心,蚕食诸侯,幷吞战国以为郡县,伐能矜功,自以为过尧、舜而羞与之同。弃仁义而尚刑罚,以为今时不师于文而决于武。赵高治狱于内,蒙恬用兵于外,百姓愁苦,同心而患秦。陈王赫然奋爪牙为天下首事,道虽凶而儒墨或干之者,以为无王之矣,道拥遏不得行,自孔子以至于兹,而秦复重禁之,故发愤于陈王也。孔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庶几成汤、文、武之功,为百姓除残去贼,岂贪禄乐位哉?”

大夫曰:“文学言行虽有伯夷之廉,不及柳下惠之贞,不过高瞻下视,絜言污行,觞酒豆肉,迁延相让,辞小取大,鸡廉狼吞。赵绾、王臧之等,以儒术擢为上卿,而有奸利残忍之心。主父偃以口舌取大官,窃权重,欺绐宗室,受诸侯之赂,卒皆诛死。东方朔自称辩略,消坚释石,当世无双;然省其私行,狂夫不忍为,况无东方朔之口,其余无可观者也?”

文学曰:“志善者忘恶,谨小者致大。俎豆之间足以观礼,闺门之内足以论行。夫服古之服,诵古之道,舍此而为非者,鲜矣。故君子时然后言,义然后取,不以道得之不居也。满而不溢,泰而不骄。故袁盎亲于景帝,秣马不过一驷;公孙弘即三公之位,家不过十乘;东方先生说听言行于武帝,而不骄溢;主父见困厄之日久矣,疾在位者不好道而富且贵,莫知恤士也,于是取饶衍之余以周穷士之急,非为私家之业也。当世嚣嚣,非患儒之鸡廉,患在位者之虎饱鸱咽,于求览无所孑遗耳。”

白话文翻译:

御史大夫说:“伯夷因为廉洁而饥饿致死,尾生因为守信而死。他们因为拘泥于小节而损害了大局,这是普通男女所坚守的小信用,就算死在沟渠之中也没有人知道。这能有什么功名呢?苏秦、张仪,他们的智慧足以使国家强大,勇气足以威慑敌人,一发怒诸侯就会恐惧,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太平无事。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没有不弯腰低头、言辞谦卑,带着丰厚的礼物请求结交的,这才是所谓的天下名士啊。那些智慧不足以谋划大事,权力不能在当世有所作为的人,百姓就会认为他们是下等的人。如今(你们这些文学之士)把没有说成有,把空虚说成充实,穿着平民的衣服和鞋子,深思慢走,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一样,既不是能建立功名的人,也未能摆脱世俗的观念。”

文学之士说:“苏秦凭借合纵之术在赵国显达,张仪凭借连横之术在秦国任职,在那个时候,他们并非不尊贵,然而有智慧的人随即就为他们担忧,知道那些不依靠正道进取的人必定不会以正道退身,不凭借道义获得的东西必定不会以道义失去。季氏、孟氏的权力,三桓家族的富有,是别人比不上的,孔子却认为他们微不足道。作为臣子,权力与君主相当,财富与国家相等的人,必定会灭亡。所以他们的地位越高罪过就越重,俸禄越丰厚罪过就越多。行路的人先保全自己然后再追求名声,做官的人先避开祸害然后再追求俸禄。所以香美的鱼饵不是不诱人,乌龟和蛟龙闻到后会深深潜藏,鸾鸟和凤凰看到后会高飞远离,是因为它们知道这会伤害到自己。那些乌鸦、喜鹊、鱼和鳖,吃了香美的鱼饵之后乱飞乱跑,藏头缩颈、狼狈逃窜,最终还是免不了一死。如今的官吏盗窃和把持国家法律,行事不考虑罪过,突然遇到紧急情况,然后急忙驾车逃跑,最终还是免不了一死。他们所盗窃的财物还不够抵偿给奴婢,妻子儿女逃亡而无处安身,自己身陷大牢,没有人来体恤看望。在这个时候,哪有闲暇去嘲笑别人呢?”

御史大夫说:“文学之士们有高尚的品行,刚正不阿好像不可屈服;有美好的节操和纯洁的言论,洁白无瑕好像不可被污染。然而戍卒陈胜放下拉车的工具,首先发起叛逆,自立为张楚王,他向来没有颜回、子路那样的处士品行,也没有宰相大臣那样的地位。在大泽乡奋起反抗,不过一个月左右,齐、鲁一带儒家、墨家以及士大夫之类的人,就穿着长长的衣服  长衣,就是平时闲居的衣服  背着孔子留下的礼器和《诗》《书》,归顺称臣。孔甲做了陈胜的博士,最终都死在陈地,被天下人嘲笑。那些所谓深藏不露、远离尘世的人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文学之士说:“周王室衰落,礼乐制度崩坏,不能统辖治理天下,天下诸侯相互争斗,彼此攻灭,合并成了六个国家,战争不断,百姓不得安宁。秦国怀着虎狼一样的心,逐渐蚕食诸侯,吞并了各国并设立郡县,炫耀自己的才能和功绩,自认为超过了尧、舜并且以和他们相提并论为羞耻。抛弃仁义而崇尚刑罚,认为如今的时代不能依靠文治而要取决于武力。赵高在朝廷内掌管刑狱,蒙恬在外面统兵作战,百姓生活愁苦,都一心痛恨秦国。陈王(陈胜)愤然起兵为天下人带头起事,他的做法虽然有些凶险但儒家和墨家有的人却依附他,是因为认为天下没有君主了,道义被阻塞不能施行,从孔子到如今,而秦国又重重地禁止(道义的传播),所以在陈胜这里发泄心中的愤懑。孔子说:‘如果有人任用我,我大概会在东方复兴周礼吧!’希望能成就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那样的功业,为百姓铲除残暴和祸害,难道是贪图俸禄和喜欢官位吗?”

御史大夫说:“文学之士们的言行虽然有伯夷那样的廉洁,却比不上柳下惠的坚贞,不过是眼睛向上看、向下看(自视甚高却不务实),言论纯洁而行为污秽,在酒肉面前,推让拖延,辞让小的利益而谋取大的利益,像鸡一样小气而像狼一样贪婪。赵绾、王臧等人,凭借儒家学说被提拔为上卿,却怀有奸邪求利、残忍的心。主父偃凭借言辞谋取了大官,窃取了重要权力,欺骗宗室,接受诸侯的贿赂,最终都被处死。东方朔自称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能消除困难、化解矛盾,当世无双;然而考察他的个人品行,就连狂人都不忍心去做那些事,何况没有东方朔那样的口才,其他人就更没有什么可看的了?”

文学之士说:“心怀善良的人会忘记丑恶,谨慎对待小事的人能成就大事。在祭祀的礼仪之间足以看出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在家庭内部足以评判一个人的品行。穿着古代的服饰,诵读古代的道义,舍弃这些却去做坏事的人,是很少的。所以君子在合适的时候才说话,符合道义才获取,不是通过正当途径得到的东西不占有。盈满却不溢出,安稳却不骄傲。所以袁盎与汉景帝亲近,养马不超过四匹;公孙弘担任三公的职位,家中的车马不过十辆;东方先生(东方朔)的建议被汉武帝听从、言论被汉武帝采纳,却不骄傲自满;主父偃被穷困困扰的时间很久了,痛恨在位的人不喜好道义却既富且贵,不懂得体恤士人,于是拿富裕多余的财物来周济穷困士人的急难,不是为了谋取私人的家业。如今世人议论纷纷,不是担忧儒生像鸡一样小气,而是担忧在位的人像老虎一样吃饱和像猫头鹰一样吞咽,对于所追求的东西一点儿也不遗漏。”

注释:

伯夷:商末孤竹君之子,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以清高、廉洁著称。

尾生:传说中坚守信用的人,与女子约会,女子没来,尾生抱柱而死。

小器:指拘泥于小节。大体:大局,大的方面。

匹夫匹妇:普通男女。谅:小信用,固执的小节。

经于沟渎:死在沟渠之中。经,这里指死;沟渎,沟渠。

苏秦、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主张合纵,张仪主张连横。

万乘之主: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形容国家强大。

屈体卑辞:弯腰低头、言辞谦卑。

重币:丰厚的礼物。

举亡而为有,虚而为盈:把没有说成有,把空虚说成充实。

布衣穿履:穿着平民的衣服和鞋子,形容普通的穿着。布衣,平民穿的粗布衣服;穿履,穿着鞋子。

从:合纵,战国时期苏秦联合六国共同抵抗秦国的策略。

横:连横,战国时期张仪游说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的策略。

季、孟:季氏、孟氏,春秋时期鲁国的贵族。

三桓:鲁国三卿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势力强大。

微:微不足道,孔子认为季氏、孟氏、三桓家族虽然权力和财富很大,但不符合道义,所以认为他们微不足道。

侔(móu):相等,相当。

香饵:香美的鱼饵,比喻诱惑。

龟龙:乌龟和蛟龙,这里代表有智慧、能识别危险的生物。

鸾凤:鸾鸟和凤凰,常用来象征高洁、祥瑞。

乌鹊鱼鳖:乌鸦、喜鹊、鱼和鳖,这里代表被诱惑而陷入危险的生物。

逊头屈遰(dì):藏头缩颈、狼狈逃窜的样子。逊,退让,这里指藏头;屈遰,退缩的样子。

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盗秉国法:盗窃和把持国家法律。秉,掌握,把持。

卒(cù)然:突然。卒,同 “猝”。

车驰入趋:急忙驾车逃跑。

臧获:古代对奴婢的贱称。

陈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发动大泽乡起义,建立张楚政权。

释挽辂:放下拉车的工具。挽辂,拉车的工具。

张楚:陈胜建立的政权。

回、由:颜回、子路,孔子的弟子,颜回以贤能和安贫乐道著称,子路以勇敢和正直著称。

处士:指有德才而隐居不仕的人。

奋于大泽:在大泽乡奋起反抗,指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齐、鲁:古代的齐国和鲁国,在今山东一带,是儒家、墨家等学派较为盛行的地方。

儒墨:儒家和墨家学派。缙绅:指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也泛指士大夫。

肆其长衣:穿着长长的衣服。肆,这里指穿着;长衣,平时闲居的衣服。

委质:归顺,向别人献礼,表示愿意臣服。

孔甲:孔子的后代,名鲋,曾做陈胜的博士。

周室:周王室。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侵蚀,比喻逐步侵占。

伐能矜功:炫耀自己的才能和功绩。伐,夸耀;矜,自夸。

赵高:秦朝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胡亥为帝,后又杀害李斯,把持朝政。

蒙恬:秦朝名将,曾率大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陈王:指陈胜。赫然:形容愤怒、激动的样子。

爪牙:这里指武装力量。

干:追求,求取,这里指依附。

拥遏:阻塞。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出自《论语・阳货》,意思是如果有人任用我,我大概会在东方复兴周礼吧。

庶几:希望,但愿。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文、武:周文王、周武王,周朝的奠基者和开国君主。

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的贤士,以品德高尚、坚贞著称。

高瞻下视:眼睛向上看、向下看,形容自视甚高却不务实。

絜(jié)言污行:言论纯洁而行为污秽。絜,同 “洁”,纯洁。

觞酒豆肉:酒和肉,这里指饮食方面的事物。觞,古代盛酒的器具;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迁延相让:推让拖延。

鸡廉狼吞:像鸡一样小气而像狼一样贪婪。

赵绾、王臧:西汉时期的官员,因推崇儒家学说被汉武帝重用,后因得罪窦太后等原因被迫自杀。

儒术:儒家的学说。擢:提拔,提升。

主父偃:西汉时期的大臣,以善于言辞和权谋著称,后因贪污受贿等罪名被汉武帝处死。

口舌:言辞,口才。

窃权重:窃取重要权力。

欺绐(dài):欺骗。宗室:皇族的成员。

东方朔: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能言善辩、滑稽诙谐著称。

辩略:能言善辩、足智多谋。

消坚释石:消除困难、化解矛盾,形容能力很强。

袁盎:西汉时期的大臣,以直言敢谏著称。景帝:汉景帝刘启。

秣马:养马。驷:古代四匹马拉的车,这里指四匹马。

公孙弘:西汉时期的大臣,汉武帝时官至丞相,以节俭著称。

饶衍:富裕,多余。

周:周济,救济。

嚣嚣:议论纷纷的样子。

虎饱鸱(chī)咽:像老虎一样吃饱和像猫头鹰一样吞咽,形容贪婪的样子。

孑遗:遗留,剩余,这里指一点儿也不遗漏。

延伸阅读:

《史记・苏秦列传》和《史记・张仪列传》:详细记载了苏秦和张仪的生平事迹、纵横捭阖的政治活动以及他们的合纵连横策略,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两位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的思想和行为,与文中对他们的讨论密切相关。

《论语集注》(朱熹著):对《论语》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对于理解文中引用的孔子言论以及孔子的思想体系有很大帮助,能更好地把握文学之士所秉持的儒家观念。

《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书中对儒家的仁义观念、义利之辨等有深入的阐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学之士强调仁义、反对追求私利的观点。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刘泽华著):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思想,对儒家、法家、纵横家等学派的政治理念和主张进行了深入分析,可帮助理解御史大夫和文学之士在道德、权力、利益等方面观点的思想根源和时代背景。

相关阅读:

《盐铁论》其他篇章:本文是《盐铁论》中的一部分,阅读全书可全面了解贤良文学与御史大夫等围绕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的辩论,更深入地体会当时的社会思潮和不同学派观点的交锋,以及这些观点对西汉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说苑》:西汉刘向所著的一部古代杂史小说集,书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古代贤能之士的故事和言论,涉及到仁义、道德、治国等方面的内容,与文中所讨论的君子的品德、行为以及治国理念等相关,可作为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新序》:同样是西汉刘向编撰的一部历史故事集,里面有不少关于古代人物的事迹和思想,对于理解古代的道德观念、君臣关系、义利观念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有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