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
分类:卷一 浏览量:
大夫曰:“故扇水都尉彭祖宁归,言:‘盐、铁令品,令品甚明。卒徒衣食县官,作铸铁器,给用甚众,无妨于民。而吏或不良,禁令不行,故民烦苦之。’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幷兼之路也。古者,名山大泽不以封,为下之专利也。山海之利,广泽之畜,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司农,以佐助百姓。浮食奇民,好欲擅山海之货,以致富业,役利细民,故沮事议者众。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非众庶所宜事也。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其轻为非亦大矣!今者,广进贤之途,练择守尉,不待去盐、铁而安民也。”
文学曰:“扇水都尉所言,当时之权,一切之术也,不可以久行而传世,此非明王所以君国子民之道也。诗云:‘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此诗人刺不通于王道,而善为权利者。孝武皇帝攘九夷,平百越,师旅数起,粮食不足。故立田官,置钱,入谷射官,救急赡不给。今陛下继大功之勤,养劳倦之民,此用麋鬻之时;公卿宜思所以安集百姓,致利除害,辅明主以仁义,修润洪业之道。明主即位以来,六年于兹,公卿无请减除不急之官,省罢机利之人。人权县太久,民良望于上。陛下宣圣德,昭明光,令郡国贤良、文学之士,乘传诣公车,议五帝、三王之道,六艺之风,册陈安危利害之分,指意粲然。今公卿辨议,未有所定,此所谓守小节而遗大体,抱小利而忘大利者也。”大夫曰:“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穷夫否妇,不知国家之虑;负荷之商,不知猗顿之富。先帝计外国之利,料胡、越之兵,兵敌弱而易制,用力少而功大,故因势变以主四夷,地滨山海,以属长城,北略河外,开路匈奴之乡,功未卒。盖文王受命伐崇,作吧于丰;武王继之,载尸以行,破商擒纣,遂成王业。曹沬弃三北之耻,而复侵地;管仲负当世之累,而立霸功。故志大者遗小,用权者离俗。有司思师望之计,遂先帝之业,志在绝胡、貉,擒单于,故未遑扣扃之义,而录拘儒之论。”
文学曰:“燕雀离巢宇而有鹰隼之忧,坎井之蛙离其居而有蛇鼠之患,况翱翔千仞而游四海乎?其祸必大矣!此李斯所以折翼,而赵高没渊也。闻文、武受命,伐不义以安诸侯大夫,未闻弊诸夏以役夷、狄也。昔秦常举天下之力以事胡、越,竭天下之财以奉其用,然众不能毕;而以百万之师,为一夫之任,此天下共闻也。且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此百姓所疾苦,而拘儒之所忧也。”
白话文翻译:
御史大夫说:“所以扇水都尉彭祖请求辞官回乡时说:‘盐铁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定得非常明确。服劳役的士卒和刑徒的衣食由官府供给,他们制作铸铁器物,供给的用途很多,对百姓没有妨碍。然而有些官吏不称职,禁令得不到执行,所以百姓对此感到烦恼痛苦。’朝廷下令统一管理盐铁事务,不只是为了获取财政收入,还打算借此建立农业这个根本,抑制工商业这个末业,拆散朋党,禁止奢侈行为,堵塞兼并的途径。古时候,名山大泽不封给诸侯,是为了防止下面的人独占财利。山林湖海的资源,广阔湖泽的物产,是天地的宝藏,都应该属于少府;陛下不把它们据为私有,而是归属大司农,用来帮助百姓。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游民和投机取巧的人,喜好独占山林湖海的物产,以此发家致富,奴役盘剥小民百姓,所以反对盐铁专卖等事务、议论纷纷的人很多。铁器和兵器,是对天下有重大作用的东西,不是普通百姓适宜经营的。过去,豪强世家大族,得以掌管山林湖海的利益,开采铁矿、铸造钱币,煮海水制盐。有的一家聚集的人,甚至达到一千多人,大多是收容了那些流放的人。这些人远离家乡,抛弃祖坟,依附于豪强大族,聚集在深山荒野和偏远湖泽之中,从事奸诈虚伪的勾当,形成了朋党的势力,他们轻易地做坏事,危害也很大啊!如今,朝廷广泛开辟选拔贤才的途径,选拔和训练郡守、县尉等官员,不需要废除盐铁专卖就能使百姓安定。”
文学之士说:“扇水都尉所说的,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一种应急的办法,不可以长久施行并流传后世,这不是圣明的君主统治国家、治理百姓的方法。《诗经》说:‘可悲啊那些执政者的谋略,不效法先代的贤王,不遵循治国的大道,只听那些肤浅的言论。’这是诗人讽刺那些不懂得治国正道,却善于追逐财利的人。孝武皇帝抗击九夷,平定百越,多次发动战争,导致粮食不足。所以设立了田官,铸造钱币,允许百姓交纳粮食来获取官位,以解救危急、供给不足。如今陛下继承了先帝的丰功伟绩,要休养疲惫的百姓,现在正是应该采取宽容和赈济措施的时候;公卿大臣们应该思考如何安抚聚集百姓,兴利除害,用仁义辅佐圣明的君主,完善和弘扬伟大的事业。圣明的君主即位以来,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公卿大臣们没有请求裁减那些不必要的官职,没有罢免那些追求投机取巧之利的人。权力失衡的状态持续太久了,百姓对皇上寄予了很大的期望。陛下宣扬圣明的德政,彰显光明,让各郡国的贤良、文学之士,乘坐驿车到公车署,议论五帝、三王的治国之道,六艺的教化风尚,进献奏章陈述安危利害的区别,旨意非常明确。如今公卿大臣们的辩论商议,还没有确定结果,这就是所说的死守小节而遗漏了大的方面,抱着小的利益而忘记了大的利益。”
御史大夫说:“在房屋的栋梁之内,燕雀不知道天地的高远;井里的青蛙,不知道江海的广大;贫穷的男女,不了解国家的谋划;肩挑背负做小生意的商人,不知道猗顿那样的富有。先帝考虑到与外国交往的利益,估量了匈奴、百越的兵力,认为敌人弱小容易控制,花费的力气少而收获的功劳大,所以根据形势的变化来统治四方的少数民族,使土地连接着山海,修筑长城,向北攻略黄河以外的地区,开辟通往匈奴地区的道路,可惜功业尚未完成。就像周文王接受天命讨伐崇国,在丰邑建造都城;周武王继承他的事业,载着文王的牌位行军,打败了商朝,擒获了商纣王,最终成就了王业。曹沬不顾多次战败的耻辱,收复了被侵占的土地;管仲背负着当时的指责,却建立了称霸的功绩。所以志向远大的人会忽略小节,善于运用权谋的人会超脱世俗。有关部门想着像姜太公那样的谋略,完成先帝的事业,志向在于消灭匈奴、东胡等少数民族,擒获单于,所以没有闲暇顾及那些狭隘的道理,也没有采纳那些拘泥于传统观念的儒生的言论。”
文学之士说:“燕雀离开巢穴就会有被鹰隼捕食的忧虑,井里的青蛙离开它的居所就会有被蛇鼠侵害的祸患,更何况是那些在千仞高空翱翔、在四海遨游的呢?那带来的灾祸一定更大啊!这就是李斯身败名裂,赵高葬身深渊的原因。听说周文王、周武王接受天命,讨伐不义的人来使诸侯和大夫们安定,没听说过损害中原各国百姓的利益去役使少数民族的。从前秦朝常常动用天下的力量去对付匈奴、百越,耗尽天下的财富来供给战争的费用,然而始终不能完成征服的目标;而且用百万大军,去完成一个人的野心,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况且多次作战百姓就会疲劳,长期用兵军队就会疲惫,这是百姓所痛苦的事情,也是那些拘泥于传统观念的儒生所担忧的。”
注释:
扇水都尉彭祖:扇水都尉,官职名;彭祖,人名。
宁归:请求辞官回乡。宁,请求。
盐、铁令品:盐铁方面的法令条例。
卒徒:服劳役的士卒和刑徒。县官:指官府。
总一:统一管理。
建本抑末:建立农业(本业),抑制工商业(末业)。古代以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
朋党:为私利而结成的团体。
淫侈:过度奢侈。
绝兼并之路:堵塞兼并的途径。
名山大泽不以封:名山大泽不封给诸侯。
下之专利:下面的人独占财利。
少府:官名,秦汉时为九卿之一,掌管山海池泽的税收,以供皇室之用。
大司农:官名,秦汉时为九卿之一,掌管国家财政经济,主要是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
浮食奇民: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游民和投机取巧的人。
役利细民:奴役盘剥小民百姓。
沮事:反对事情的进行,这里指反对盐铁专卖等事务。
管:掌管。
采铁石鼓铸:开采铁矿、铸造钱币。石,疑为 “铸” 字之误,石鼓铸即铸钱。
放流人民:流放的人。
依倚:依附。
“诗云” 句:出自《诗经・小雅・小旻》。为犹,指执政者的谋略。匪,通 “非”。先民,先代的贤王。程,效法。大犹,治国的大道。经,遵循。迩言,肤浅的言论。
孝武皇帝:即汉武帝刘彻。
攘九夷:抗击九夷。攘,抵御,抗击。九夷,古代对东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平百越:平定百越。百越,古代对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的统称。
师旅:军队,这里指战争。
立田官:设立管理屯田的官员。
入谷射官:允许百姓交纳粮食来获取官位。射,这里有谋取的意思。
赡不给:供给不足。
继大功之勤:继承先帝的丰功伟绩。
用麋鬻之时:应该采取宽容和赈济措施的时候。麋,通 “糜”,有宽容之意;鬻,赈济。
安集:安抚聚集。
洪业:伟大的事业。
宣圣德:宣扬圣明的德政。
昭明光:彰显光明。
乘传(zhuàn):乘坐驿车。诣:到…… 去。公车:汉代官署名,卫尉的下属机构,臣民上书和被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五帝、三王: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一般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
册陈:进献奏章陈述。
指意:旨意。粲然:明白的样子。
宇栋:房屋的栋梁。
坎井:水井。
穷夫否妇:贫穷的男女。否,贫困,不顺。
负荷之商:肩挑背负做小生意的商人。
猗顿:战国时大工商业者,以经营盐业和畜牧业致富。
先帝:指汉武帝。
四夷: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滨:连接。
略:攻略,夺取。
河外:黄河以外的地区。
文王受命伐崇:周文王接受天命讨伐崇国。崇,古国名。
作邑于丰:在丰邑建造都城。邑,都城。丰,周文王时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鄠邑区东。
载尸以行:载着文王的牌位行军。尸,这里指代表死者受祭的牌位。
曹沬(mèi):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与齐国作战多次战败,后在会盟时,手持匕首胁迫齐桓公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
三北之耻:多次战败的耻辱。北,战败。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负当世之累:背负着当时的指责。
师望:即姜太公吕尚,又称太公望。
未遑:没有闲暇。扣扃(jiōng)之义:狭隘的道理。扣扃,原指闭门,这里引申为狭隘。
录:采纳。拘儒:拘泥于传统观念的儒生。
鹰隼(sǔn):鹰和隼,泛指猛禽。
李斯:秦朝丞相,后被赵高陷害,腰斩于咸阳。折翼:比喻身败名裂。
赵高:秦朝宦官,操纵朝政,后被秦王子婴所杀。没渊:葬身深渊,比喻灭亡。
弊诸夏:损害中原各国百姓的利益。诸夏,指中原地区的各个诸侯国,这里泛指中原百姓。
延伸阅读:
《史记・平准书》:详细记载了西汉时期的经济政策、财政状况以及商业活动等内容,对于理解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战争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阅读可以深入了解当时国家的经济背景和政策实施的原因。
《汉书・食货志》:全面阐述了从远古到东汉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对盐铁专卖制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进行了详细记载。有助于系统地认识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变迁,以及盐铁专卖在汉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胡寄窗著):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儒家、法家等不同学派在经济问题上的观点。阅读此书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之士和御史大夫在辩论中所体现的经济思想根源,以及古代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
《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的历史,其中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有详细的描述。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战争、民族关系以及国内政策的实施和影响,与文中所讨论的内容相互印证。
相关阅读:
《盐铁论》其他篇章:本文是《盐铁论》中的一部分,阅读全书可以全面了解贤良文学与御史大夫之间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问题的论辩,更深入地把握当时的社会思潮和不同观点的交锋,以及这些观点对汉代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桓宽的《盐铁论》研究著作:如对《盐铁论》的注释、解读和评论等相关书籍,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盐铁论》的内容,包括对文中观点的分析、历史背景的阐述以及学术价值的探讨等。
关于中国古代商业政策和经济思想的学术论文:通过阅读相关学术论文,可以了解学者们对汉代盐铁专卖制度、商业发展以及经济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观点,拓宽对本文所涉及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关于汉代盐铁专卖制度对社会阶层结构影响的研究、汉代经济思想中儒家与法家观点的碰撞等方面的论文。
《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文中文学之士的言论体现了儒家的思想观念,阅读这些儒家经典可以深入了解儒家的治国理念、道德观念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学之士的观点和主张。
发表评论(人工审核后显示)